行走的思政课——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团委打造“为学之实 固在践履”育人品牌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25-04-05访问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团委以创新的育人理念,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平台,让思政课走出教室,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深度融合,全面加强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持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建设,打造具有金审特色的“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育人品牌。

团委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让团员青年从理论学习中汲取思想营养,在学深悟透中淬炼坚强党性,开展“求真知 悟真谛 增才干”读书班计划,组织青马班学员利用课余时间仔细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等。将个人精读、集体分享深度融合,深化了团员青年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筑牢信仰之基。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为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凝聚民族共识,汲取奋进力量。清明之际,团委组织青马工程班学员前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灵谷寺国民革命烈士陵园及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开展红色教育实践课。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实践活动中,团员青年以先驱革命故事为主线,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于追寻红色史迹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波澜壮阔。同学们与痛苦对话,与崇高并肩,以脚步丈量信仰之路,用行动赓续红色血脉,在行走中完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走进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讲解员通过展馆内泛黄的家书、斑驳的飞行头盔等文物,讲述了高志航、陈怀民等烈士驾机迎敌的壮烈事迹,青马工程班学员在这一节生动的思政课中感悟了抗战精神与航天报国使命的薪火传承;在雨花台,青马工程班学凝视着雨花台烈士陵园巍峨的松柏与无声的碑林,在庄严肃穆的碑前,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学员秦妍说:踏入雨花台烈士陵园的那一刻,忘却了喧嚣与纷扰,肃穆与庄严的氛围席卷而来。向前走去,映入眼帘的是屹立不倒的烈士群雕。站在雕像前,心里大受震撼,仿佛此刻,他们就站在我们眼前。在灵谷寺国民革命烈士陵园,青马工程班学员通过集体瞻仰、敬献鲜花、祭扫仪式和宣誓仪式等。在这节身临其境的思政课堂中,同学们体悟到了历史的厚重与青年的时代担当。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邓中夏扎根农村、服务人民,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宁死不屈;陈怀民驾机与敌机相撞,捐躯报国、义薄云天等等,这些革命英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他们面临生死抉择时展现出的信仰力量和人性光辉,让青马工程班全体学员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和升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精研专业知识,弘扬先辈凛然正气,努力奋斗,共同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千灯万盏,不如心头一盏。”团委始终坚持以红色场馆为课堂、以历史记忆为教材、以实地调研为纽带,打造具有金审学院特色的“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育人品牌,在潜移默化中在团员青年心中种下名为“知行合一”的种子。未来,团委将继续推进‘行走的思政课’建设,着力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空间和阵地,推动思政课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着力打造一批学生爱听想听、听得懂、有触动的思政实践‘金’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金审力量。

通讯员:张天恺 陶思颖 赵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