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宿舍心理信息员在校园心理防护体系中的“哨兵”作用,帮助新生心理信息员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掌握基础技能,11月5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面向全体新生宿舍心理信息员开展专题培训,心理中心朱晓庆、刘巧、刘艺三位老师同时开讲,为数百余位新生宿舍心理信息员带来一堂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心理健康工作指导课。

培训中,三位老师结合新生群体特点与宿舍工作实际展开讲解,首先阐释了新生心理信息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意义,从新生入学适应的特殊阶段出发,清晰表达了心理信息员作为“宿舍暖心伙伴”“心理观察员”和“校生联络桥”的多重职责,强调要以真诚态度关心室友生活,用责任意识捕捉心理动态,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做好信息传递,为宿舍和谐氛围筑牢基础。
其次,聚焦新生常见心理困扰,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详细讲解了学业压力、人际矛盾、思乡情绪等问题的表现特征,传授了通过观察饮食作息、情绪变化、社交状态等细节识别心理异常的方法,同时分享了简单有效的沟通技巧,鼓励同学们做善于倾听的“心灵树洞”,用共情与耐心缓解室友焦虑。
最后,针对心理危机应急处置相关内容,结合校园实际案例,介绍了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信号,梳理了“发现情况—初步沟通—及时上报—配合干预”的基本流程,提醒学员们遇到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牢记辅导员和心理中心的联系方式,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依托专业力量为同学提供帮助。三位老师的讲解均紧密围绕新生心理信息员的实际工作需求,内容通俗易懂、指导性强,让同学们快速掌握了心理健康工作的核心要点。

培训尾声,三位老师希望大家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爱心守护室友心理健康,用责任心筑牢宿舍心理防线。此次培训是我校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防护体系的重要举措,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引导,通过常态化开展专项培训,持续提升心理信息员队伍专业素养,为新生平稳度过入学适应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478号